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凉都文史
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六盘水市采访报道亲历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六盘水市采访报道亲历记

朱祖雄

1996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吴亦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员廖锡龙中将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步智信陪同下,对我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察。

随同江总书记视察的有: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国家铁道部部长韩杼滨,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滕文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荣融,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李育才,国务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雍哲以及由喜贵、贾廷安等领导同志。

作为一名地市报的记者,能参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六盘水的采访活动,不能说不是一大幸事。这次采访,无疑将使我终生难忘。

10月22日,正轮到我代理总值班。当我正在看稿时,六盘水日报社长、总编辑高志新来到要闻部告诉我,市委书记管彦鹤让他通知我23日上午十一点半钟到他那里去一下。我当时很纳闷,管书记会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呢?我问高社长,他也不便直说,只是对我说:“去了就知道了。”第二天,我按时来到管书记办公室,他的秘书小何让我在外间坐下等一会儿,说管书记正在里间同别的人谈话。一直等到十二点二十分,才看见市委办公厅主任张若兰和市公安局局长蒋万科从里间出来。这时,管书记叫我进去,告诉我:“市里最近有一项重要的政治接待任务。今天找你来,是因为市领导开会研究后,决定由你承担这次接待工作的采访任务,具体地说,就是要拍好这次接待活动的图片。”管书记又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好。因上级对参加采访的记者名额控制很紧,我们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一个名额。你是一名老记者,从现在起就要作好准备,等候通知。我已告诉志新同志,近期内不要安排你其它的采访工作。这次跟随上级领导行动的市领导仅我和公宇市长,到时候我上一号车,公宇市长上三号车,你上三号车,那是新闻采访车。”

说实话,我怎么也没想到市领导会让我去承担这么一项重要接待工作的采访任务。所以,管书记一说完,我精神上的压力骤然增加。我凭自己的敏感已判断出,这次采访非同一般。但作为一名党员,按照保密原则,又不能打听到底是什么领导要来。所以,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只是当着管书记的面说了声“感谢市委的信任,一定尽力完成任务”就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当天下午,我向高社长汇报,管书记找我去是让完成一项重要接待工作的摄影采访任务。

次日上午,我到市政府接待处领了十个富士一百度彩卷。

为了这次采访,我准备了三台相机。其中一台理光超五型(配35—70毫米变焦镜头)和一台尼康FM1O型(配富士山28--200毫米变焦镜头)相机是我自己的。考虑到这两台机子均为手动型,我又征得报社分管二、三、四版的刘嘉碧副总编的同意,暂时用我们要闻部公用的一台尼康FM1O (配35~70毫米镜头)相机同经济部公用的一台佳能EOSl000型自动相机调换。根据以往经验和体会,拍摄重要领导的活动,最忌频频换装胶卷,有了这三台相机(尽管都是普及型而非专业型),自己心中多少有了点底。接着我又自费为佳能机的闪光灯配了四节新的可充电池,在发现该相机内的锂电池不足之后,又花58元买了一只薪的机内电池。并把三台相机的闪光灯电池充得足足的。为了万无一失,我还将两台手动相机的每一档快门和一台自动相机的自动、手动各档程序试了一遍。

10月25日下午,当最后一天的总值班还有一个版的大样未看时,市政府接待处杨京华处长让人打电话给我,要求赶到接待处。我委托值班部主任赵健代替我看大样后,回家提上摄影包到了接待处,坐上一辆“巡洋舰”吉普到了水城矿务局招待所。

这时的水局招待所,大门口已布置了双岗,警卫森严。凡是进去的车辆,在门口都要停车检查车上人员的证件,驾驶员告诉警卫是送记者来,才放行进去。当天下午和26日上午没事,我除了看书就在所内散步。我看到水局招待所新楼门前也已布满了双岗,站岗的武警身板笔直,目不旁视。南楼前的路上,十多辆丰田和依维柯中巴车排列整齐,并按顺序编了号。在这个范围里,我才打听到这次是江总书记来视察。26日上午,江总书记一行已到赫章县看望贫困户去了。

26日下午两点多,管书记、汤市长和我坐一辆奥迪车,随着车队到了六盘水火车站。三点钟左右,江总书记的专列从大湾开到,我随两位市领导走到站台上时,因我还未得到采访证,有关人员说摄影的不能过去。这样,六盘水市党政一把手迎接江总书记走下专列的照片也就没有拍成。由于此时没有得到专用的记者证,我连五号车也上不了,只好挤进市公安局的执勤车,跟在长长的车队后面返回招待所。

我下车走进招待所新楼前厅时,江总书记一行已上了二层楼稍事休息。杨京华处长从省政府接待处一位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记者证交给我,当我把这个过塑的小硬卡挂在胸前时,才实实在在感到有了采访的自由。

快到三点半时,听人说座谈会快要开始了,我走进招待所一楼的会议室。刚落坐,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的同行们陆续进来了。中央新闻单位的同行我一个也不认识,省里来的则大多是老熟人:贵州日报副总编于正书,摄影部主任王正雄,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陈颂英,贵州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谢英,记者杨茂林。此后,是市、省和中央的有关领导进入会议室坐定。

三点半,会议室通向走廊的门轻轻开了,只见江泽民总书记身着军便服,迈着稳健的步伐,在他的卫士陪同下,神采奕奕地走进了会议室。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江总书记在总参谋长傅全有和省委书记刘方仁中间落坐后,刘方仁书记宣布座谈会开始。接着,刘方仁和管彦鹤分别介绍了出席座谈会的中央及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六盘水市、水城县、威宁县的领导及有关乡、镇的负责同志。

水城县委书记王贤周在座谈会上首先发言。第一次面对着总书记讲话,他有些拘谨,开始是照着稿子念。江总书记用商量的口吻说:“你莫紧张,我们在一起聊聊天,今天发言都不要念稿子好不好?”江总书记听基层同志的发言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作笔记。听到有些地方,还插话询问,有时则精辟地阐述他的观点和看法。六枝中寨乡火坑村支部书记李昌学发言时,总书记和蔼地说:“你别紧张,你是支部书记,就把我当成你们的村主任嘛。”看到总书记这样平易近人,会场里的气氛很快活跃起来,有关的负责人相继无拘无束地发言。总书记也不时插话,提问,同大家一起讨论。

在听取王贤周和威宁县委书记李三旗汇报时,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开阔视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他说:“贵州很需要开阔视野,贫困地区需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否则是富不起来的。一要通路,二要通话(普通话),加大信息交流,改变闭塞状态。交通、邮电部门要多扶持贫困地区。”当王贤周讲到水柏铁路的修建问题时,总书记询问铁道部长韩杼滨。韩部长汇报了“九五”期间拟建的株六复线、水柏铁路和内昆铁路的情况。总书记听了高兴地说:“要致富,先修路,要重视发展交通、通信事业,交通、邮电部门对贫困地区要雪中送炭。”李三旗谈到贫困地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缺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全县青壮年中文盲就5万人。有些少数民族群众不懂汉语,同外面交往更少。封闭、缺乏交流是影响贫困地区脱贫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威宁县委提出实施资本积累和智力积累两个战略。总书记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少数民族要学讲普通活,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团结。少数民族要学汉语,汉族干部也要注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县委书记下乡总不能老带翻译。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干什么?为了交流。学习民族语言也是为了交流。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团结合作,才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实现共同发展。”盘县珠东乡党委书记王时明在发言中谈到,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关键要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1995年和1996年整顿村级组织时,珠东乡23个村调换了21名党支部书记,其中年龄最大的79岁。全乡的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由60岁降到36岁,村委会主任的平均年龄由57岁降到35岁。支书、主任的文化程度普遍达到初中以上。新班子有干劲,村级工作很快有了起色。总书记听后满意地说:“整顿农村基层组织,抓住了根本。能换掉70多岁的老支书,不容易啊。”总书记还问王时明:“你是本地人吗?”王时明回答:“我是板桥人,从别的单位调到珠东乡的。”总书记说:“干部易地交流,思想开阔一些,放得开手,好啊!”总书记鼓励他说:“做得对就不要怕风言风语。”

江总书记非常关注基层的实情。座谈会开到快六点钟,还有三四位基层干部没有轮到发言。总书记身边的工作人员看了看手表,考虑到他连日劳累,走到中办主任曾庆红身旁细声请示是否结束座谈会。曾庆红跟江总书记耳语之后,江总书记当即说:“我们晚一点就餐没关系,让大家讲完。我很想听听基层的情况,听听村一级的经济实力现在究竟怎么样。”这几句话,使所有的与会者都深受感动。江总书记要求发言的村支书们重点谈谈村级经济实力的问题,他说:“一个村子如果没有一点经济实力,就会影响凝聚力,影响为群众办实事。俗话说,吆鸡还得要把米嘛。”李昌学发言时说,现在火坑村办起了一批煤厂,有了一定的积累,已为全村接通了自来水,修了公路,架设了电线,开通了直拨电话。村学校盖起了新教学楼,对贫困户的子女实行免费入学。凤凰乡党委书记朱绍伦在发言中也谈到了由于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凤凰乡办起了敬老院。总书记听后高兴地说:“好啊,看来,只要集体经济实力壮大了,就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最后,市委书记管彦鹤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六盘水市的基本情况,资源开发情况,改革开放情况,并重点汇报了农村贫困情况和市委市政府的主要扶贫措施。江总书记说管彦鹤同志汇报中讲的“一要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教育;二要修路,发展交通”这两点很重要。

这个座谈会一直持续到下午近7点钟才结束。当省委书记刘方仁宣布会议结束时,王时明向江总书记请求大家照个合影。总书记笑着同意了这一请求。市、县、乡的各级负责同志马上站到了坐着的中央首长们身后。我们这些录像、摄影的立即以最快速度挤到通向走廊的门边调焦。这张室内合影,由于场地所限,如果不是手中备有28—200毫米的变焦镜头,用贵州话来说便绝对“得不到吃”了。

座谈会一开始,我们这些“老记”便处于高度紧张的忙碌之中,搞文字的在聚精会神地快速记录,录像和摄影的则在寻找最佳角度,电瓶灯和闪光灯不时闪亮。每到江总书记插话,并以手势加重语气讲话时,我们差不多都是在同时聚焦。有一次江总书记插话时,我们五六个人肩挨着肩,对着江总书记足足抢了两分钟的镜头,直到工作人员过来轻声说“等会儿再拍”才停机。

会场摄影一般来讲难度不大,被摄对象不会有大的位置移动。但会场摄影最令记者头痛的是会场空间的制约和会议桌的摆放。水局招待所这间会议室本是长方形,且面积不大,会议桌又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环,参加会议的人员又坐得密,这就给摄影者带来了难题。你站在长边拍,后退距离有限。中心人物两侧的人物难以收进镜头,而且对面的人则成了背影;你站在短边拍吧,中心人物又会被侧面的人物挡住。室内光线不足,闪光灯照如在中间,则会议桌两边的人成像较黑,照在一边,则另一边的人成像较黑。当然,尽管客观条件比较差,我还是想方设法,三台相机轮流使用,尽量以某一主要因素为主,选择最佳的曝光组合。

27日上午,江总书记一行的视察日程是先去农村察看贫困户。长长的车队向杨梅、玉舍方向驶去。我们记者坐的五号车在最前面,就在开道警车的后面。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们对六盘水的好多方面情况都很感兴趣,在车上问这问那,我尽我自己所知回答了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

江总书记下农村察看贫困户的第一个点是杨梅乡光明村高毛翠家。我挎着三台相机,跳下车就是一个快速冲刺,跑到了所有记者的前面,抢到了角度理想的位置。这时,管书记已引导江总书记一行走到正在迎接的高毛翠面前,管书记伸手向江总书记示意,这就是彝族特困户高毛翠。水城县委书记王贤周则告诉高:“这是敬爱的江总书记来看你了。”就在高毛翠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地双手握住江总书记伸出的右手时,我憋住呼吸,轻轻地、满有把握地按下了理光相机的快门。此时,高家屋子前的空地上已聚集了不少村民,乡、村的有关人员搬出好几条长板凳,摆成一个横排坐下。而此刻,记者们也在首长对面挤成了一道墙。我见管书记和汤市长坐在左侧最边上,而我的哪一个广角镜头都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内“装进”他们,情急之中只好“指挥”他们二位坐到江总书记后面靠中间的地方去。就在江总书记上身微微前倾,侧过脸和坐在他左边的高毛翠一家人交谈时,我蹲着拍下了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和少数民族特困户促膝交谈的镜头。

江总书记察看贫困户的第二个点是水城玉舍乡银沟村的李明学和王吉俊两家苗族特困户。这两家紧挨家,也离公路不远。但从公路边到这两家去,要上一个二十来米高的陡坡。大概是村里提前作了一下准备,在之字形的土路上挖了一些不大成形的台阶,上面撒了一些石砂。江总书记爬上坡后,先来到李明学家。才37岁的李明学衣衫褴褛,面容苍老,满脸皱纹,形似年近花甲之人,抱着一个小孩站在屋前迎接。江总书记大步向前,微笑着一边问候李明学,一边伸出他那双为党和国家掌舵的大手,紧紧握住了李明学那双满是老茧、皮肤粗糙的双手。此时的李明学感动得嘴唇抖动,说不出话来。这时,几乎在同一瞬间,五六台照相机和快门都发出了“卡嚓”的声响。王吉俊出了远门,江总书记一行看望了他的老母亲和妻子儿女。

江总书记给这三家少数民族特困户都送了棉被和救济金。每到一家,总书记都详细了解他们的吃饭、穿衣、住房、生产和孩子上学等情况,在屋里屋外仔细查看,并嘱咐特困户一定要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在高毛翠家,总书记问高毛翠有几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多大了,识不识字,会不会说汉话。当得知高毛翠14岁的大女儿还是文盲时,总书记说:“不读书,这个问题很大。14岁了还不识字,将来不管是在农村劳动还是外出打工,都不好办。”他指着高的女儿对高说:“你哪怕苦一点,也要让她读书。”总书记又说:“普通话还得讲,起码你这个贵州话、六盘水的本地话要能讲。我到贵州也学贵州话,到云南讲云南话,到四川讲四川话,但最重要的是讲普通话,你不会说普通话怎么办?”看到李明学家破烂不堪的住房和人、猪共处一室,全家人挤一张用木棍搭起的小床时,总书记心情沉重地说:“你们一家睡这床,稍微加宽点,不要滚下来了。”当刘方仁同志把两床军用棉被递到李明学手上时,总书记说:“你们夫妻俩盖一床,两个孩子盖一床。”在王吉俊家,总书记看到王吉俊的孩子时,问:“这孩子上学没有?”听说孩子已读三年级了,总书记高兴地说:“读书就有希望。”当看到随行人员揭开正在蒸包谷饭的锅盖时,总书记说:“快盖上吧,不然就蒸不熟了。”刘方仁书记对王吉俊的妻子说:“总书记给你的钱,去买点粮食。”总书记接着说:“用来给孩子上学是最重要的。当总书记从王家屋内察看饮食起居条件出来后,见王吉俊70多岁的老母在屋旁流泪,便又走过来温言询问。曾庆红、多吉才让、刘方仁、吴亦侠等领导也围过来关切地向老人问长问短,劝慰她保重身体。我赶快跨步站到一条板凳上,拍下了这动人的场面。离开王吉俊家下到公路边时,总书记对管彦鹤同志说:“这里用石头修石阶路,下雨就好走了。但是一个人不好办,要组织人帮助。一个石阶路,一个石头砌墙建房。这里有石头,可就地取材。这里一下雨就会打滑,今天还好,太阳出来了,否则下雨就上不去,你们可能习惯了。”

江总书记对这三家特困户的家境察看得非常仔细。遗憾的是,由于这几家的房子非常低矮狭窄且黑古隆冬,总书记和他的卫士加上中央、省、市的几位领导同志和中央及省电视台的摄影记者、灯光师挤进去后,已难以从容转身,我们挤不进去的摄影记者只好从篱笆墙的空洞中往里拍照,但效果不好。一是镜头广角度不够,二是低矮的楼枕上总是筋筋吊吊地挂着一些豆壳之类的东西,闪光灯一亮,黑影便印到了人的脸上。

结束上午的活动日程,车队返回招待所时,已是十二点差十分。由于返回时我们的车走在后面,加上我手中没有具体的日程表,刚下车想往宿舍走时,就听工作人员在催:“快,总书记在接见市里的领导,快去照合影。”我快步跑到招待所新楼前,见江总书记已在挨个同市里的副地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同志握手。等江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在前排坐定后,我有点犯难了——合影的横排太长。这时,有关工作人员在问:“合影是谁主照?”我一边回答是我主照,一边顺手抓起佳能机取景,因为佳能机可能按住快门不动地连拍,拍这样特殊的大合影,很难保证一张成功。但佳能机最大的广角头也仅35毫米,拍不全。而这时我已退到楼前的水池边,后面已无余地。无奈之中,只好赶紧抓起装有28—200毫米镜头的尼康机,在200端聚焦后,一下拉到28端,终于抢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27日下午,江总书记首先来到水城矿务局汪家寨矸石发电厂视察。由于各级领导们站立的地方是电厂双曲冷却塔下面的一个台地,台地靠汪矿这边是一个高高的松散土坎,记者拍摄就不大方便,后退余地很有限。有一次我退到土坎边上,但一踩泥土就往下落,正在同水城矿务局几位领导同志交谈的江总书记看到后关切地提醒我:“可要小心,别掉下去哟!”我心头一热,便稍稍往里挪了挪脚步,蹲着举起了相机。

江总书记站在这个地方大约同矿务局党委书记王成贵、局长杨建华交谈了半个小时。他兴致很高,谈笑风生。当从王成贵和杨建华同志的汇报中得知水城矿务局目前仅动用总地质储量的9.4%时,总书记高兴地说:“水城矿区是很年轻的嘛!”杨建华介绍煤矸石电厂是去年开工的,准备先搞1.2万千瓦,即将投产。总书记说:“你们充分利用煤矸石来发电,很有效益。”当得知水城矿务局的产品除保证省内需要,还主要销往两广地区时,总书记详细询问了运输情况,并风趣地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好、好。”总书记问电厂的电是否上网,参加调峰。杨建华回答,暂时没有上国家电网,但国务院最近行文鼓励用煤矸石发电。总书记说:“他规定1.2万千瓦,你再发展就变成了2.4万千瓦。中国的能源是不够的,中国的能源主要是煤,你们这个办法很好,能够利用好煤矸石。”总书记又对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说:“这件事我给你们定性不定量。”当从杨建华的介绍中得知洗选矸石的发热量平均在2,400大卡时,总书记说:“热值还是很高嘛,中国的能源少,这样做太好了。” 看到总书记他们的谈话已接近尾声时,我便快步走向五号车。可当我一只脚跨进车门时,回头一看,却见江总书记这时已转过身背对汪家寨矿方向站在土坎边,省委书记刘方仁正在招呼矿务局汪选厂的负责同志站过去和江总书记合影。我赶忙抓起相机,大步流星地冲上前去。此时,左边的“地盘”已被其他记者占得满满的,我顺势蹲在右侧,相机取景框里正好出现江总书记微笑着站立的形象,“卡嚓”一声,总书记的单人照成功地拍下了。接着江总书记同各级领导分别合影的照片都成功地拍摄下来了。

下午四点多钟,江总书记一行的车队驶进水钢第三焦化厂。焦炉前的工业广场上,许多职工热烈欢迎江总书记前来视察。这里场面大,气氛浓,拍摄工作顺手多了,好多张照片自己都感到比较满意。水钢总经理石光前向江总书记汇报了三焦的建设时间、生产能力和当时的生产情况。总书记询问了焦炉生产细节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得知市区是使用水钢的焦炉煤气时,总书记高兴地对管彦鹤书记说:“用焦炉的煤气,这对你们是好事,方便市民嘛!”总书记还询问了焦化厂环保情况和职工的保健情况,说:“还是应该有些保健食品、保健餐,否则就起不到保健作用。”当头戴红色安全帽的总书记来到一群女工队列前时,他问一位女工是哪里人,她回答说是鞍山人,跟着父亲从鞍钢来的,她父亲已退休了。这位女工旁边站着她的女儿,总书记便对她说:“你们家三代都献给水钢了,确实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啊。”总书记还同一位长沙籍的女工进行了亲切交谈。

接着,江总书记一行又来到水钢第二轧钢厂。很多工人在轧制车间门口欢迎总书记一行。由于场地所限,在这里没有首长停步同职工交谈的场面。总书记一行进了车间后,由于光线暗淡,通过取景框已不可能,我便运用手动相机的超聚距拍下了江总书记在轧机旁同车间负责人握手的照片。登上二轧厂的参观走廊后,在观看螺纹钢的轧制时,石光前总经理介绍了钢坯加热炉的情况。石光前说,由于二轧厂离炼钢厂较远,受地理条件限制,不能采取送红坯连轧。总书记说:“现在一般是热装热送,否则,你们能源浪费就大,成本就高。”冒着高温,总书记连续观看了四根螺纹钢的轧制过程。从参观走廊下来后,总书记等又高兴地与水钢的领导班子成员合影留念。此时,由于许多职工都围了过来,都看一看总书记,我几乎是从挤在我前面的人群的脑袋缝隙中伸出镜头才拍下这张合影。从二轧厂厂房出来时,总书记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他还风趣地说:“不是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吗?我看不是嘛,今天的天气就很好,还有太阳!”

车队从水钢返回水城矿务局招待所时,天已擦黑。总记书视察六盘水的日程已经结束,当天晚上就要离开水城了。我草草吃完晚饭,便来到新楼前厅等着。招待所的服务员们迫切希望能和江总书记照个合影。遗憾的是由于日程排得很紧,上级有关工作人员没有同意这一要求。刘方仁、吴亦侠两位省领导十分理解服务员们的心情,便亲切地说:“来,我们和你们一起照合影。”

大约在27日晚七点左右,我们目送着江总书记登上了大面包车。市委书记管彦鹤、市长汤公宇送江总书记一行到六盘水站。当晚七点四十分左右,江泽民总书记一行的专列离开水城前往贵阳。

这次采访,我前前后后共拍了八卷胶卷。总的看来,任务完成得比较好,市领导对冲选出来的照片都比较满意。他们也和我一样,胶卷未冲洗以前,心是悬着的,直到看到了照片,才放下了心。

这次重大采访活动使我在业务素质上经受了一次空前的考验。其中,既有获得丰收的喜悦,也有因武器并不完备出些某些遗憾而引起的教训。而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紧的不是因有收获而沾沾自喜,而是如何认真吸取某些教训,更加过细地磨练自己的素质,以达到在任何采访环境中都能得心应手的目的。

(选自《丰碑——三线建设在六盘水》)

上一篇:
下一篇: